Sunday, December 18, 2005

小熊英二論「找題目」 【鉄道行者】

之前提過翻譯小熊英二的一篇論文
分兩次刊登。

第一篇,
小熊分析某些所謂的研究生或者學者常抱[尋找研究題目]的病態
考其成因。

第二篇(下次刊登),
檢討[歴史をつくる会]的心理狀態與
所謂的日本九十年代[新Nationalism]的形成的背景與可能原因。

筆者認爲這篇短文的識見實在厲害厲害
各位有興趣的讀者請細心閲讀。

另外筆者翻譯不好,屬於大概的意譯罷了,
加上翻譯文章,中文怪怪的,
請大家包涵海量,不要見怪。

字體過小的話就請自行調較Browser的字型大小吧(笑)

(參考:原來的日文版本
(出處:【[治療]的囯族主義--草根保守運動的實証研究】的網上版後言

===========================

學生寫畢業論文的時候常說難找題目。我又常聽見人們說,要是有一個題目,工作就完成一半。當然,要設定一個既要有學術與社會意義、又能在許可時間與能力範圍内能夠完成的具體題目,不回顧前人的研究成果與研究方法大概是不可能的。

在這個前提下,當學生說「找不到題目」的時候我大概會說「總之先調查一下吧」。但我就從來沒有要他們先找一下有沒有什麽題目是之前的前人研究中被忽略了的,又或者還沒有做的所謂「研究空隙」(Research Gap)。

其實所謂的「題目」,並不是一種由前人研究轉化來而的完成品。所謂的研究,跟工作與戀愛一樣,並非是一種由某處轉化而來的完成品,而是自己與對象之間的化學反應、一種關係。「戀人」或者「朋友」也非從什麽地方掉下來的完成品,與「邊個邊個」的特別關係是一種需要建立的關係。當然,關係惡化,不再是「戀人」與「朋友」關係的時候,這個人又會變回平凡的「邊個邊個」。

跟「研究題目」的關係也一樣,自己必須建立這種「所謂的研究關係」,題目才能成爲「研究題目」。所以,沒有深刻了解之並將其化爲自己的一部分、也沒有刻意經營這種關係的話,那麽這個所謂的「研究題目」對自己來説究竟是何物,根本就毫無意義。(略)

跟有些學生或者研究生談話,他們就總是希望得到一些「題目」會好像「論文要約」(Abstract)的形式一樣,由一些「前人研究的空隙」處得到「找到題目」,有這類奇怪想法的人似乎很多。其實在這個世界原來就有所謂「找戀人」或者「找朋友」甚至「找尋自己」的説法。就如「戀人」不過是形容一種關係或者記憶載體,「自己」與「題目」也是類似的社會關係或者經驗與記憶的載體,有「尋找」這個奇妙想法就能夠「找到」以上東西的話,那根本是種幻想。

爲什麽會有這些幻想?大概在這個消費與情報社會裏面,商品與情報也是以完成品的形式出現,大家就習慣了有「尋找及購入」的行爲模式,「自己製作」的概念就慢慢消失。金錢什麽也可以量度的資本社會制度,萬物也可以被量度與測量,這種工具理性的蔓延,加上隨之而來的「尋找題目」、「尋找戀人」、「尋找自己」等等的消費社會意識形態,這種現象大概也可預見。

其實大部分人並非要完成的商品,而不過是想要那種「獲得到」的經驗。很多人也有過買了東西回家後就後悔的經驗。想要的其實不過是商品在店鋪裏面閃閃生煇的感動(略)。旅行時候與朋友一起拍照,不過想要留住那行將消逝的經驗與記憶。以商品的物體形式出現,並用金錢買回來。

不過這種消費形式也不能得到滿足。那不過是重復買了東西回家就後悔的感覺。失望感覺越多,就越想以新的消費來抵消這種失望感覺,結果當然是種惡性循環。有一種「聰明」的研究生,不斷重復這種「找尋題目」的遊戲,最後不過是令自己的情報量大增,變成一些可以說成是「御宅族(Otaku)」或者「評論家」的存在。

竹内好在1948年發表「何謂現代」的論文,論述日本的文化與文學是種「優等生文化」與「小孩的文學」。他認爲,日本吸收中國或者西方以完成品形式出現的文化與制度,是個習慣了這種輸入模式的優等生文化。「慣了從外邊要東西,現在也是從外邊要東西,將來也繼續從外邊要東西,不斷在這種『東西從外邊給與』的環境下所形成的心理傾向」支配了日本,危機的時候從外邊尋找一些以完成品形式出現的制度與文化,而且情況不斷惡化。從結果而言,「從外輸入的物品不斷變舊,因而不斷遺棄」,「現實」、「主體性」、「自己」也不過是從外邊給與的完成品,「不斷在外邊找尋『主體性』」或者「將現實作爲一種實體並不斷希望接近它」。如是者,不斷從外邊求助,就像「小孩一樣」,「就算過了很多年也不能成爲大人」。

我未必同意他的日本文化論的立場,但作爲一種「心理傾向」的分析的話來看就頗有玩味之處。

(待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