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3, 2008

札記:社會心理學

趣談:

・吊橋理論(びびり橋)

人在吊橋上的驚嚇感覺,會被當事人轉化成喜歡上別人的感覺...

以爲只是日本電視拿來玩的理論,原來真有其試驗根據。


・ [社會]=[?]=[心理]

唐君毅在《人生之體驗續篇》說,
人的心靈,必須在開發與凝聚之間,
偏頗的話,心靈會流蕩或閉塞。

覺得抽象?

凃干爾(Durkheim)的《自殺論》認爲,
人無論是過分投入集體,或者過分孤立,都容易自殺。
因爲人關聯自己到群體/社會之中,就能獲得某些神奇的能量,
太密切太抽離都不行。

背景當然是人在脫離共同體的生活而被抛到現代社會之中,
人需要重新適應與“群體”,還有與“自己”的距離。

“自我”的覺醒,與體察到“群體”的存在,
其實意味着現代社會中兩者的分離,
人就一方面需要重新體察自己與群體。

前者是心理學
後者是社會學

問題是
後世的心理學以爲問題可以還原到想象的“自我”
後世的社會學以爲問題可以還原到想象的“超我”
(19世紀的人們沒有這種自大的錯誤)

問題在兩者之間

附:Marx認爲,金錢成爲人的交往關係的一種制度,
反而變成一種魔法象徵,令人迷信金錢本身,
忘記了背後崇拜金錢的目的,其實是人與人交換關係。
因此,人與人的關係,變成了一種無機的金錢崇拜。

・ Wiggenstein

回到社會遊戲本身去,也就是回到本心,
認清人的心靈是在玩社會這個遊戲中產生的
因此,心靈本身,群體本身也無“絕對客觀的規則”可言。
有的只是遊戲規則。

・見田宗介,見到 “社會・ 心理・ 學”這個名詞,覺得像是一切問題之解決,也就可以了解。
---雖然後人往往不知所謂

社會心理學/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