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偉大的社會學/歷史學家 韋伯(Max Weber)
對人與社會是悲觀還是樂觀?
韋伯一些很出名的提法如
[諸神之黃昏](Battle of the Gods)、
[鐵籠](Iron Cage)、
[再入魅](Re-enchantment)
都是悲觀的提法。
上小熊英二的時候談韋伯在戰後日本如何被接受,
其實很是樂觀。
簡單來説就是敗戰之後,
經濟學家大塚久雄引入Max Weber對經濟倫理與理性的説法,
對抗戰前的軍囯主義。
必須建立[個人]與[經濟倫理]才能防止另外一次的戰爭慘禍。
其實,日本所謂的[戰後民主主義]的另外一位旗手,
丸山真男,
也是念玆在玆提出成立[個人]的重要性,
因爲戰前日本抄西方,只有[國家],沒有[個人]
結果就搞出了個大頭佛。
研究這兩位人兄的思想
還有譬如黑澤明的早期電影
必須把他們放在日本戰後的文脈(1945~1955)
相對所謂的[大和精神][總力戰體制]所宣傳的
公共的連帶感覺其實在戰時完全被消滅
戰後日本必須尋找所謂的[公共精神]。
小熊英二強調,
正確理解這段時期的思想史,
必須弄清大塚久雄或者丸山真男的提法,
在於重新平衡[個人]與[國家]的關係:
沒有個人主體性就沒有國家、
沒有個人與公共精神就沒有經濟倫理可言。
不能像日本新保守(tsukuru會一類)理解日本戰後民主主義爲西方自私的表現。
======================
日本另一位天才級社會學者
見田宗介(小熊的老師...)
多從韋伯以至馬克思的悲觀一面發揮,
有機會再發揮。
(可參考早前本Blog對宮澤賢治的未完討論)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